近几年来,国内不少大学推行自主招生,重点高中推行科技特长生招生,在录取学生时不仅仅只看考试成绩,还要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科技创新能力,具体表现为对科技大赛获奖作出规定。
参加科技大赛,不仅能为升学加分,还能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励学生孜孜不倦地追求科学梦想。本文不完全盘点国内大规模的青少年科技赛事,为有志于参赛、锻炼自己者提供参考。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参赛人员:国内在校中小学生(包括普通中小学、特殊教育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等)、教师。
比赛项目:青少年科技创新项目、科技辅导员科技教育创新项目、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项目、青少年科技创意作品、少年儿童科幻画作品。
举办时间:创新大赛每年举办一届,终评决赛时间为每年8月。
比赛方式:竞赛活动和展示活动。
奖励方式:分等级奖和专项奖。等级奖获奖比例约为:一等奖15%、二等奖35%、三等奖50%,颁发证书和奖牌,由主办单位进行表彰;专项奖由设奖单位进行表彰,颁发证书、奖金或奖品等。
组织领导: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环境保护部、体育总局、自然科学基金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知识产权局。
第32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明天小小科学家
参赛人员:普通高中在读学生。
比赛项目:研究项目的学科分类包括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理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工程学、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医学、生物化学、化学、环境科学。
举办时间:每年举办一届,申报时间一般为5-6月份,评选公布时间一般为10-11月份。
比赛方式:申报科学研究成果材料,参加评选。
奖励方式:
1.“明天小小科学家”称号3名,颁发获奖证书、奖杯和奖学金人民币50000元;
2.一等奖12名,颁发获奖证书和奖学金人民币20000元;
3.二等奖35名,颁发获奖证书和奖学金人民币10000元;
4.三等奖50名,颁发获奖证书和奖学金人民币5000元。
组织领导: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周凯旋基金。
第16届明天小小科学家
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
参赛人员:在校就读的中小学生(包括普通中小学、特殊教育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等)。
比赛项目:包括机器人综合技能比赛、机器人创意比赛、FLL机器人工程挑战赛、VEX机器人工程挑战赛和WER工程创新赛五个竞赛项目。
举办时间:每年举办一届,评选时间一般为7月份。
比赛方式:现场打分。
奖励方式:各单项赛事设一、二、三等奖;设若干专项奖;设优秀组织单位奖、优秀教练员奖和特殊贡献奖;选拔优秀队伍组成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代表队参加相关国际比赛。
组织领导: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承办单位: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
第17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
NOC
参赛人员:NOC,即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高等学校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在校学生及教师可报名参赛。
比赛项目:数学艺术类、设计类、智能机器人类、信息技术综合应用类、发明创新类等。
举办时间:每年举办一届,决赛时间一般为7-8月份。
比赛方式:竞赛活动和展示活动。
奖励方式:全国决赛阶段的奖项设置分为团体奖和个人奖两大类: 团体奖设置第一名、 第二名和第三名; 个人奖设置“ 恩欧希教育信息化发明创新奖”、 一等奖、 二等奖和三等奖及优秀指导教师奖。
组织领导:中小学NOC活动由中央电化教育馆指导、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和中国发明协会主办,高校NOC活动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发明协会和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主办。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等为活动的支持单位。
第15届NOC
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
参赛人员:中小学生。
比赛项目:分为“评选项目”、“创客项目”和“竞赛项目”。“评选项目”是指使用计算机创作、设计、制作的数字化作品。 “创客项目”是指在电脑辅助下设计和创作的体现多学科综合应用和创客文化的作品。 “竞赛项目”是指中小学生按照命题要求编程,使智能机器人完成相关任务。符合“机器人”定义概念的各类机器人产品均可参加。
举办时间:一般每年3月省内评选;4月全国评选;暑期全国评比现场面试。
比赛方式:现场评比计分。
奖励方式:根据比赛项目的不同评奖方式不同。
组织领导: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基础教育二司、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和高校学生司指导,中央电化教育馆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以及有关省市教育厅联合主办。
第18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
中国机器人大赛
参赛人员:不限。
比赛项目:RoboCup足球机器人比赛、RoboCup救援组比赛、RoboCup家庭组比赛、水中机器人比赛、舞蹈机器人比赛、双足竞步机器人比赛、机器人武術擂台赛、机器人游中国比赛等。
举办时间:一般为每年8月份。
比赛方式:现场评比计分。
奖励方式:根据比赛项目的不同评奖方式不同,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组织领导:中国自动化学会。
第18届中国机器人大赛
全国中小学生创造大赛
参赛人员:中小学生。
比赛项目:由大赛主办方确定主题,如2017年主题为未来家园变暖的挑战。
举办时间:网络预赛一般为1月份,现场决赛一般为5月份。
比赛方式:网络上传资料打分评比,最终现场进行决赛。
奖励方式:大赛将按照得分情况,设立优胜奖和分项最佳奖,分项奖包括:最佳创意、最佳设计、最佳技术、最佳推广奖等。针对组织者,另设学校组织奖、辅导教师奖等,为活动开展较好的学校颁发“创·造教育示范校”牌匾。
组织领导:主办单位:科技日报社、中国发明协会、中国教育报;承办单位:北京国科传媒文化有限公司。
第1届全国中小学生创·造大赛
世界机器人大赛
参赛人员:全面覆盖学校、科研机构、单位、企业以及社会大众。
比赛项目:中国无人机公开赛总决赛、BCI脑控机器人大赛、格斗机器人大赛、青少年设计竞赛以及第一届(中国)无人船公开赛。
举办时间:5-7月份举办预选赛,8月举办总决赛。
比赛方式:现场评比。
奖励方式:根据比赛项目的不同评奖方式不同。
组织领导:工信部、中科协、中国电子学会。
第2届世界机器人大赛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